“别去掀起那描画的面纱,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。”
昨天事情都做完了之后,无聊拿起了Kindle,打算看看一直断断续续一礼拜还没看完的这本书,事实证明没有一口气把它读完是多么错误的决定。怎么说,我总觉得影视剧/书中总有一种角色,一开篇就带着悲情结尾,可是高明的作者总能让读者看到“意料之中”的悲剧结局时不住的叹息扼腕。
毛姆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。
有人说他是“英国张爱玲”,我不置可否;有人说《面纱》这本书有点像《倾城之恋》的白流苏和范柳原,都是在荒世的大背景下见证真爱,我并不认同,因为《面纱》的女主角凯蒂,从始至终就没有爱过她丈夫瓦尔特·费恩。
不赘述剧情,我们来谈谈别的。例如,毛姆在这本书里仔细隐藏着的无数动人隐喻,这些隐秘的描写让人物虽没有被直接的大篇幅描写,却渐发变得丰满动人,也使得少有的几次直叙胸臆变得真挚可贵。
例如凯蒂不爱瓦尔特,全世界都不知道。
当修女们以为凯蒂跟随丈夫来到瘟疫区生活,是真爱的证明时,凯蒂在一个又一个深夜里无声的痛哭,只是为了思念另一个男人;当她与查理私会被丈夫发现时,她还企图有过“他爱我,他一定会原谅我,所以我并不在乎”这种把她自己都吓了一跳的想法;当她和他看过那么多的生离死别,以为自己都快爱上他的时候,瓦尔特的死再一次让她深深明白:他的死对她来说,是解脱大于悲伤,她对他终究不是爱。
再例如瓦尔特爱凯蒂,全世界都知道。
从他一看到她就低垂的双眸,颤抖的双手;从他试图一改形象讲起蹩脚的冷笑话想逗她发笑;从他知道妻子出轨还试图从泥潭中拉她一把;从他濒死之时,嘴中说出的最后一句。
“最后死的却是狗。”
书的注释告诉我,这句话源自西方文坛诗者戈德史密斯《挽歌》当中的一出非常著名的典故。大意是好心人收留一条狗,后来人畜反目,狗发疯将人咬伤。大家都认为那个好心人会死掉,最终死的却是狗。
多么悲伤的隐喻。
原来瓦尔特一直认为自己是那只狗,而美丽的凯蒂就是那个好心的主人。
她光芒四射,是温室中的花朵,而自己却是木讷又平凡的芸芸众生,一开始他就把姿态放的太低太低,甚至认为结婚对他来说是施舍、是凯蒂的好心与善良。他愈发的自卑与卑微,当别人在打高尔夫的时候他们在意大利聊着下水道结构,当别人在外交际跳舞他们坐在屋子里一言不发。
但是他爱她。
“我知道你愚蠢、轻佻、头脑空虚,然后我爱你。我知道你的企图、你的理想,你势利、庸俗,然而我爱你。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,然而我爱你。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,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、庸俗、闲言碎语、愚蠢至极,我煞费苦心。我知道智慧会令你大惊失色,所以处处谨小慎微,无比表现得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傻瓜。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之私就和我结婚。我爱你如此之深,这我毫不在意。据我所知,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,往往感到伤心失望,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。我不是那样。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,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,我也从未认为自己惹人爱慕。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。”
毛姆在这本书中想表达的不仅仅是情情爱爱,即使爱情是它的主线,我更觉得毛姆想要表达的是一种“追求”的概念。就像他在《月亮与六便士》里塑造的斯特里克兰一样,“众人都在追逐六便士,而我却抬头看见了月亮。”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影子,例如修女院的院长,放弃了欧洲优渥的家庭生活,只身一人抱着死生与家人不复相见的决心来到中国,救助弃婴与伤员;
例如韦丁顿,一心虔诚的追求东方神秘的“道”。
“有的人从鸦片中寻求这个道,有的人从上帝那里,有的人投奔了威士忌,有的人想从爱情里寻个究竟。而有了道,你还是什么也没得到。”
再如故事的男女主人公,凯蒂一心以为她错付了爱情,所以一直在追寻所谓“真爱”,而瓦尔特......恐怕在追寻着一种让自己变得不再如此卑微的契机,可是却频频被打击。
从结婚、到发现出轨、离家、妻子怀孕却不确定孩子是不是他的、救助伤员却眼睁睁看着一批一批的人死去、自己也感染上瘟疫、妻子的最后一句话不是“我爱你”,而是“原谅我”......其实,他自己大概也是能够设想到这种结局的吧。
“你真的那么看不起我吗,瓦尔特?”“我看不起我自己。”
书中有一句话:“若是想被众人喜爱,首先要证明自己值得被爱。”
书里还有一句话:“我们不懂如何去爱别人,甚至也不爱自己。”
所以书名的“面纱”究竟代表着什么?它代表你终于撕去了生活那层厚厚的隐喻,直面鲜血淋漓又直白坦荡的人生:所有划过时间的醉心经历,所有如履薄冰的内心煎熬,最后都成为一条探索自我内心的路,划开生活的表皮,谁也不需要救赎,充盈的人可以血淋淋的死去,淡漠的人最终学会了真正的淡漠。
雪莱说,“别去掀起那描画的面纱,芸芸众生称之为生活。”有时,真相未必要揭开才可知,那窃窃私语的隐喻已经道出了七分。
凯蒂不爱瓦尔特,到他死都不爱。
最后她爱上了自由。
在生活的见证下,我们都学会了与自己和解。
撕下面纱,拥抱伤痛,这便是最好的结局。
Commentaires